买车随笔

2020-10-20

有一组看起来很矛盾的结论:我是个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vs我常寻求别人的推荐与建议

前者的表现在于,相对于那些【很在乎别人看法】的人,我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我或者别人:我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,我就如此坚信下去;如果有人说我“这个人好XXX啊”,我只想说,扯淡,你还能比我还了解我?我是不可能因为类似的言论或者评价而改变自己的。

而后边这句话,相信大家都有类似体会,而我作为朋友圈“万票”提问党/(曾经的)什么值得买/(现今的)RedFlagDeals常客,时常会广泛获取/采纳广大网友的意见。这背后的逻辑在于,在别人与我情况相似的这一假设下,别人的经验与评价对我有指导意义。(但是再转念一想,在这个水军泛滥、“控评”当道的时代里,谁又能独善其身呢?)

逐渐地,我对上边的这两句话,又有了点新的不同的看法:我不在乎有些人在有些事上的【与我不同的】看法,是因为我觉得他们在扯他娘的蛋,比如现在有个人出来给我“证明”0.999……不等于一,多看一眼算我输;然而,有些时候,我会诉诸外界或互联网来验证或修正自己的结论,体现在于每当我看我一个我觉得还不错(有复盘价值)的电影/剧集/书籍/体育比赛等等的时候,我都会打开知乎/豆瓣来寻求一些“高赞”的分析或结论:10%的情况是高赞分析与我重叠,让我不禁觉得“卧槽我真是牛逼”;另外的90%情况是,我惊呼“卧槽我居然没想到这个,这个真是牛逼”。简言之,当我有观点时,我会寻求认同。


多伦多中年人们的一致行动 and/or 建议:【搬到北边,买车买房】。

我之前对于买车这件事,是持有mixed opinion的:一方面,多伦多又不是没有公共交通,买车保险又那么贵,TTC+偶尔Uber他不香吗;另一方面,连口音浓重的Uber大哥都告诉我,Yo hey bro在这个地方没车你是活不下去的。于是,在斥巨资租u-haul搬家且累掉一层皮、在初秋时节乘公共交通进行各项必要活动之后,走在Yonge街街边停满的私家车与生活气息浓郁的各种底商之间的一刹那,我下定了买车的决心。

这也验证了我之前的一个观点:大部分的华人,是走不出【搬到北边,买车买房】的这个prototype的;如果你觉得你能幸免,大概率是你还没想清楚。


买车过程略去不表,提车作业敬请期待。

有车之后翻阅到知乎话题每天打车也就花30万,为什么还要“不划算”地买车?,饶有兴趣地读了起来。放在半年前,我可能像本文开头的第一句话那样,觉得他们都是在扯淡;而现在,我像是用自己的观点给自己挖了个坑,坚信不疑地同时还在吸收更多的类似观点。

当然,中美(加)国情不同。在国内,即使是今天,“有车”也尚还能和“有房”相提并论;想想20年前,北京100平豪宅仅需二三十万的时候,一辆“还可以”的大众宝莱/帕萨特也要十多万吧?而美国是个建立在车轮上的国家,如果你去过除纽约/LA城区之外的地方,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。抛开经济发展/家庭收入等因素,我认为基础设施才是这个问题的第一答案。也许你在披萨店工作,甚至根本没有固定工作,但你至少拥有0.6辆汽车。

然而,在知乎的答案区,也许是出于幸存者偏差或是某种“富集效应”,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:高赞答主们或以理服人,或亲诉往事,一五一十地将有车的好处阐述清晰。而我,则如同刚看完《盗梦空间》或是《让子弹飞》一般:“卧槽,你们说的太对了”。


如果忽略由于城市规模/布局带来的客观需求,我认为买车这一重大(个屁的)人生事件给我带来的,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,是由“拎着塑料袋从超市坐公交”的穷苦学生到“搬着水果箱从Costco扛可乐”的社会人的身份变化。一个人步入社会,在享受着收入与便捷的同时,也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。

也许,你买的不是车,是成年人社会的门票啊。